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科研能力7月2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李林,为全院教职工开展了一场题为《AIGC 在职业院校的实用探索》的专题讲座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亚婷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学习。

   

  讲座中,李林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,从AIGC 的核心定义切入,系统阐释了其与传统搜索引擎的本质区别,强调大模型作为 AIGC 技术基石的关键作用。针对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,他重点解析了 AIGC 应用中的常见误区,如指令模糊导致生成内容偏离教学目标、单一交互难以满足教学设计需求等,并创新性提出 “有效提问六大要素”—— 通过明确角色定位、细化教学任务、提供课程背景、指定输出格式、补充反向提示、拆解复杂任务等方法,指导教师精准激活 AIGC 工具效能。

在应用实践环节,李林完整演示了AIGC 在教学中的应用流程:从根据课程标准生成 “理论讲解 + 案例研讨 + 实践活动” 的三维授课计划,到重难点设计情境化教学方案,到辅助编写教案讲稿,生动展现了智能工具如何助力思政课教师提升备课效率、丰富教学素材。同时,他还介绍了 AIGC 在科研中的应用,如快速筛选思政领域核心文献、辅助撰写学术论文引言、规范研究报告格式等,为教师开展思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孔文思作总结讲话。指出,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在智能化时代,善用AIGC 技术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,也是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。他鼓励全院教师主动学习新技术,将 AIGC 与思政课教学规律相结合,在保持理论深度的同时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让思政课真正 “活起来”。

本次讲座立足思政教育实际,内容兼具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,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运用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、深化科研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积极尝试把AIGC 工具融入日常教学科研,以技术赋能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