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迷彩到校服,从钢枪到钢笔
变的是身份与环境
不变的是那份忠诚与担当
他们用军旅淬炼品格
以学识筑梦未来
让我们走进三位退役复学学子的故事
感受那份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

程双杰,男,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,曾服役于武警新疆总队某部。

他说

     大一上学期结束后,我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,毅然选择参军入伍。经过层层选拔,我成为了武警新疆总队的一员。两年的军旅生涯,让我从队列训练到执勤值岗,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坚毅的战士。

2025年退役时,我将那条磨破皮的武装带悄悄塞进行李箱。它见证了我腰围从二尺七缩到二尺四的蜕变,也承载了每一次五公里越野的汗水与坚持。如今,它静静地躺在箱底,却仿佛随时准备弹起,提醒我永不言弃。

重返校园后,我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笔杆代替钢枪,课堂成为新的“战场”。我会将军队中学到的纪律与坚持带入学习生活,不断超越自我,实现新的突破。

 

孙光民,男,中医康养康育学院中药学专业,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。

他说

2021年,18岁的我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,成为陆军某部的一名战士。新兵连结束后,我被派往中朝边境执行侦察任务。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,我与战友们坚守岗位,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疆土。一次与12年老兵的深夜对话让我终身难忘。他说:“没有强大的祖国,何来小家的幸福?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,让我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信念。

当我重新踏入校园,看到莘莘学子在明亮的教室里专注求学,看到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,内心涌起无限自豪——这正是我们军人誓死守护的盛世图景。如今,我将军人的钢铁意志转化为求学路上的不竭动力,将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融入校园生活。展望未来,我必将继续保持“退伍不褪色”的本色,以军人的担当和学子的勤勉,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!

卢森,男,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,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部。

他说

    在部队服役期间,我多次参与武装押解、重要场所警卫等高强度执勤任务。记忆最深的是2022年的一次特殊警卫任务,从夜幕降临的21:00坚守至东方既白的04:00,连续7小时的高度戒备状态。寒夜中,是军人特有的钢铁意志支撑着我始终保持最佳状态,最终圆满完成任务。凭借在各项任务中的出色表现,我先后2次荣获“四有优秀个人”、3次获得"嘉奖"等荣誉。

     退役复学后,我主动申请担任学生军训教官,将部队培养的优良作风带入校园。在训练场上,我用标准的队列动作示范军人风范;在日常生活中,以严谨的时间观念和自律精神影响身边同学。这身军装赋予我的不仅是荣誉,更是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——它教会我坚持、责任与担当,这些品质必将成为我求学路上最坚实的铠甲,助力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继续扬帆远航。